由 K11 Art Foundation(KAF)主办、国际当代艺术杂志 ArtReview 策展的展览“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即将于7月17日在上海 chi K11 美术馆开启。展览标题“破浪”指涉的是波浪拍打海岸时的持续不懈以及逆流而上、破空而出的行动。它试图在当下传达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在逐渐进入一个重塑之中的后疫情世界时,我们应当对新的潜能抱有信心。作为对艺术的破局思维与反叛精神的一次颂扬,“破浪”试图讲述对新的未来、社区与团结性既具启发性又充满挑战的愿景,而这些崭新的可能性正是艺术独一无二的能量所在。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策展:ArtReview 日期: 2021年7月17日—10月17日地点:K11艺术美术馆,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B3 参展艺术家:拉里·阿奇安蓬,Chim↑Pom,里彭·乔杜里与何子彦,阿德里亚诺·科斯塔,艾萨·霍克森,迈克尔·朱,雅克·雷纳,毛利悠子与大卫·霍维茨,劳瑞·普罗沃斯特,史莱姆引擎,沃尔夫冈·提尔曼斯,郑波
Larry Achiampong portrait. Photo: Emile Holba 拉里·阿奇安蓬(生于 1984 年)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作品曾在泰特美术馆、英国电影学院、威尼斯双年展等多个机构广泛展出。他利用图像、听觉和视觉档案,借鉴了其加纳背景和文化,以现场表演和声音来探索阶级、跨文化和后数字身份的想法。《地层之外》是拉里·阿奇安蓬完成于伦敦沃尔瑟姆森林委员会驻留期间的作品。他在伦敦一家废弃的超市内创作,将该建筑作为一种手段来探索对伦敦东部地区影响深远社会和政治问题,包括种族、阶级、性别和士绅化。 Courtesy Larry Achiampong with Copperfield, London & LUX, London.
Adriano Costa, Wish, 2014, concrete bricks, chewing gum, paper and cigarettes, 140 x 140 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Mendes Wood DM, São Paulo, Brussels & New York.
迈克尔·朱(生于 1966 年)生活、工作于纽约。通过使用多种媒材并强调过程,朱的创作将人类的各种知识和文化状态加以并置,关注身份的流动性本质,并敦促我们质疑自身现存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机构展出。2001 年,他代表韩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亦于 2006 年成为光州双年展大奖获得者之一。 拍摄于阿拉斯加数个地点的《循环节奏》由三个不同的视频片段组成,表达了时间与腐朽、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社会学与心理学、腐败/消费与揭示等主题。 Michael Joo, video still from Circannual Rhythm (pibloktok), 2003–5. Courtesy the artist.
毛利悠子出生于 1980 年,在东京工作生活。她的装置作品试图探测和揭示看不见的和无形的能量,如重力、磁力和风。她的个人作品曾在银座索尼公园、 卡姆登艺术中心、十和田艺术中心展出并参与众多世界群展;她还是 2015 年日产 NISSAN 艺术奖获得者。 大卫·霍维茨(生于 1982 年)是一位驻洛杉矶的美国艺术家。他的作品诙谐而富有诗意,与语言系统、时间和网络打交道。他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博物馆、纽约 High Line Art (即将推出)、 巴黎东京宫、米兰等场所展出。 《独步黄昏的钢琴》是毛利悠子与大卫·霍维茨的最新合作作品。它结合了霍维茨的视频《黄昏时分的散步》( 2018 ),视频记录了在南加州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场上发生的一次行动。当霍维茨在黄昏时分穿越高尔夫球场时,他投下了成千上万的墨西哥扇形棕榈树的种子。这些被视作洛杉矶的标志性形象的树实际上是来自墨西哥北部的原生植物。该作品以洛杉矶盖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为标题。这段视频与毛利悠子的新作《钢琴独奏》( 2021 )同步播放,后者由视频和迷笛键盘组成。
David Horvitz, A Walk at Dusk (Washingtonia Robusta/Mexican fan palm), 2018, digital video with sound, 11 min 35 sec. Edition of 5 plus II AP. Photo: Lee Tyler Thomps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hertLüdde, Berlin
Yuko Mohri artwork (the piano picture) Yuko Mohri, SOLO, 2021,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