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艺述推荐|上海K11携 ArtReview 一同“破浪”,探索生生不息的创新浪潮

上海K11 艺述英国 2021-09-05
由 K11 Art Foundation(KAF)主办、国际当代艺术杂志 ArtReview 策展的展览“Breaking the Waves: 破浪”即将于7月17日在上海 chi K11 美术馆开启。 展览标题“破浪”指涉的是波浪拍打海岸时的持续不懈以及逆流而上、破空而出的行动。它试图在当下传达一种乐观主义精神——在逐渐进入一个重塑之中的后疫情世界时,我们应当对新的潜能抱有信心。作为对艺术的破局思维与反叛精神的一次颂扬,“破浪”试图讲述对新的未来、社区与团结性既具启发性又充满挑战的愿景,而这些崭新的可能性正是艺术独一无二的能量所在。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策展:ArtReview
日期: 2021年7月17日—10月17日地点:K11艺术美术馆,上海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B3
参展艺术家:拉里·阿奇安蓬,Chim↑Pom,里彭·乔杜里与何子彦,阿德里亚诺·科斯塔,艾萨·霍克森,迈克尔·朱,雅克·雷纳,毛利悠子与大卫·霍维茨,劳瑞·普罗沃斯特,史莱姆引擎,沃尔夫冈·提尔曼斯,郑波


“破浪”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14位(组)艺术家的作品。每件作品都以一种“对话”的形式展出,以凸显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艺术家的创作在展览中游走于工作和游戏之间,涉及议题涵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迁徙和流动的状况、剥削与合作、新技术的潜能,以及艺术家与其同行合作或对话的方式——无论他们面临着怎样的时空阻隔。展览试图显现出艺术如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或替代性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并在其中定位自身。 当我们逐渐走出一个隔离与孤立的时代,“破浪”意图将讨论与对话视为当代艺术的基石,以着重观察当代实践中的谈话和社会交往——在这两者都看似短缺之时,展览揭示了通过艺术达成沟通和联结的种种方式。 集结静态和互动式的多元作品的“破浪”邀请观众成为一次旅程中的“同行者”。旅途中既有个人观点的展开,亦有集体意识、共同愿景的运作。它渐进地揭示了个人何以成为公众,以及艺术如何引导个体见教于他者。这正是公平的社会对话所需的基础。“破浪”跨越世代和文化,联结、对照和探索生生不息的创造浪潮。


#01

拉里·阿奇安蓬 

LARRY ACHIAMPONG

《地层之外》



Larry Achiampong portrait. Photo: Emile Holba
拉里·阿奇安蓬(生于 1984 年)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作品曾在泰特美术馆、英国电影学院、威尼斯双年展等多个机构广泛展出。他利用图像、听觉和视觉档案,借鉴了其加纳背景和文化,以现场表演和声音来探索阶级、跨文化和后数字身份的想法。《地层之外》是拉里·阿奇安蓬完成于伦敦沃尔瑟姆森林委员会驻留期间的作品。他在伦敦一家废弃的超市内创作,将该建筑作为一种手段来探索对伦敦东部地区影响深远社会和政治问题,包括种族、阶级、性别和士绅化。
Courtesy Larry Achiampong with Copperfield, London & LUX, London.



#02


CHIM↑POM

《死亡之黑》

Chim Pom portrait. Photo: Seiha Yamaguchi


Chim↑Pom 是来自东京的艺术家团体,由卯城龙太、林靖冈、Ellie、冈田将孝、稻冈求和水野俊纪于 2005 年组成。他们曾在 MoMA PS1、东京 Parco 美术馆等举办过个展,并应邀参加过如圣保罗双年展、上海双年展等诸多双年展。自 2006 年以来,Chim↑Pom 一直在用渔网捕捉超级老鼠,将它们制成标本,再模仿皮卡丘将其涂成类似的黄色,并和另一视频作品《死亡之黑》一同展出。在《死亡之黑》中,Chim↑Pom 使用乌鸦标本和从扬声器播放的乌鸦叫声的录音来吸引乌鸦。乌鸦的数量在日本东京和各地呈指数级增长,随着它们从食物垃圾中获取营养,它们也像超级老鼠一样不断进化,变得更聪明,并提高对灭绝的抵抗力。

BLACK OF DEATH 2013 video (8’ 53’’)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OMALY and MUJIN-TO Production





#03

阿德里亚诺·科斯塔 

ADRIANO COSTA

《许愿/哀悼版本》


Adriano Costa portrait. Photo: Cassia Tabatini


阿德里亚诺·科斯塔 1975 年出生于圣保罗,目前在巴西圣保罗生活和工作。他的作品将幽默与文化评论相结合,曾在科隆 Kölnischer Kunstverein、圣保罗 Tomie Ohtake 研究所、洛杉矶 David Kordansky 画廊和圣保罗 Mendes Wood DM 画廊展出。《许愿/哀悼版本》将采用 49 个混凝土块排列成一个完美的几何矩形,作品继承了极简主义的传统,但却破坏了极简风格追求完美的癖好——砖块之间粘着嚼过的口香糖和烟头。除了向艺术史致敬以外,这件雕塑还受到耶路撒冷哭墙的影响。在那里,朝圣者将愿望放在石头的缝隙中。在此背景下,吸烟和咀嚼就有了一种极具仪式感的性质:希望和梦想在人行道的裂缝中被发现。

 


Adriano Costa, Wish, 2014, concrete bricks, chewing gum, paper and cigarettes, 140 x 140 cm.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Mendes Wood DM, São Paulo, Brussels & New York.




#04&5

何子彦 & 里彭·乔杜里

RIPON CHOWDHURY with HO TZU NYEN

《等待》





Ho Tzu Nyen portrait. Photo: Matthew Teo


何子彦(生于 1976 年)是一位常驻新加坡的艺术家,他通常以历史、哲学文本及物件为出发点进行电影、装置和剧场表演的创作,曾代表新加坡参加了第 54 届威尼斯双年展。

里彭·乔杜里出生于孟加拉国吉大港,自 2010 年以来一直在新加坡的一家船厂从事品控工作。他是一位线上活动家和博客作者,也从事有关当代问题、社会、政治和宗教等议题的写作。在这个合作作品中,何子彦邀请了诗人、作家和活动家里彭·乔杜里,记录他在新加坡一个移民宿舍的生活。乔杜里自 2010 年以来一直在新加坡工作,是住在这些宿舍的 32.3 万名移民工人中的一员。2020 年 4 月 21 日,政府对所有宿舍实施了严格的疫情封锁措施。在这里,乔杜里诗意的姿态与宿舍的影像片段叠加在一起——而新加坡的 3 万例新冠病患绝大多数都产生于此。

Ripon Chowdhury with Ho Tzu Nyen, video still from Waiting, 2020. Courtesy the artists.



#06

艾萨·霍克森

EISA JOCSON

《女超人 KTV》《成为白人》




Eisa Jocson portrait. Photo: Adjani Arumpac

艾萨·霍克森(生于 1986 年)是一位生活于马尼拉的编导、舞者和视觉艺术家。她的作品通过菲律宾独特的社会经济视角揭示了服务和娱乐行业的身体政治。她曾获 2018 年菲律宾文化中心 13 位艺术家奖及 2019 年雨果博斯亚洲艺术奖。《女超人KTV》由菲律宾女超人乐队主演并编舞。这首歌最初由美国歌手 Karyn White 演唱,菲律宾歌手 Janine Desidario 将其以新歌名《我不是女超人》重新发行时即成为热门歌曲。该曲目对女性的情感劳动加以讲述,亦反映了菲律宾移民工人的斗争。在另一作品《成为白人》中,艺术家通过呈现迪士尼公主之一——白雪公主的原型,观察了移民工人如何表现「幸福」。作品指涉了包括香港迪士尼乐园在内的主题公园的许多移民工人,并就「幸福产业」、移民劳工和不平等的就业条件表明了态度。


Eisa Jocson, Princess Parade (still), 2018, video, 26 min 08 sec: Photo: Brendan Goco





#07

迈克尔·朱

MICHAEL JOO

《循环节奏》




迈克尔·朱(生于 1966 年)生活、工作于纽约。通过使用多种媒材并强调过程,朱的创作将人类的各种知识和文化状态加以并置,关注身份的流动性本质,并敦促我们质疑自身现存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朱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机构展出。2001 年,他代表韩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亦于 2006 年成为光州双年展大奖获得者之一。

拍摄于阿拉斯加数个地点的《循环节奏》由三个不同的视频片段组成,表达了时间与腐朽、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社会学与心理学、腐败/消费与揭示等主题。


Michael Joo, video still from Circannual Rhythm (pibloktok), 2003–5. Courtesy the artist.




#08

雅克·雷纳

JAC LEIRNER

《平整的白线》




雅克·雷纳(生于 1961 年)生活、工作于圣保罗。她将日常物品加以收集、积累,并将之整合进她的雕塑和装置作品中。她于 2019 年获得约翰·西蒙·古根海姆奖学金,同年获得路德维希博物馆颁发的沃尔夫冈·哈恩奖。她的作品被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众多机构收藏。在《平整的白线》( 2018 - 2021 )中,六只德国制造的工具形成了一条横贯画廊的水平线,以简洁的姿态提出了秩序和平衡的主题,并贯穿在雷纳四十年艺术实践的理念中:当我们反复观看,我们周围平凡事物的美便呼之欲出。




Jac Leirner, 8 Levels, 2012 © Jac Leirner


#09&10

毛利悠子&大卫·霍维茨

MOHRI & DAVID HORVITZ

《独步黄昏的钢琴》


Yuko Mohri portrait. Photo: Kenshu Shintsubo


毛利悠子出生于 1980 年,在东京工作生活。她的装置作品试图探测和揭示看不见的和无形的能量,如重力、磁力和风。她的个人作品曾在银座索尼公园、 卡姆登艺术中心、十和田艺术中心展出并参与众多世界群展;她还是 2015 年日产 NISSAN 艺术奖获得者。

大卫·霍维茨(生于 1982 年)是一位驻洛杉矶的美国艺术家。他的作品诙谐而富有诗意,与语言系统、时间和网络打交道。他的作品曾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博物馆、纽约 High Line Art (即将推出)、 巴黎东京宫、米兰等场所展出。

《独步黄昏的钢琴》是毛利悠子与大卫·霍维茨的最新合作作品。它结合了霍维茨的视频《黄昏时分的散步》( 2018 ),视频记录了在南加州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场上发生的一次行动。当霍维茨在黄昏时分穿越高尔夫球场时,他投下了成千上万的墨西哥扇形棕榈树的种子。这些被视作洛杉矶的标志性形象的树实际上是来自墨西哥北部的原生植物。该作品以洛杉矶盖蒂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为标题。这段视频与毛利悠子的新作《钢琴独奏》( 2021 )同步播放,后者由视频和迷笛键盘组成。


David Horvitz, A Walk at Dusk (Washingtonia Robusta/Mexican fan palm), 2018, digital video with sound, 11 min 35 sec. Edition of 5 plus II AP. Photo: Lee Tyler Thompson.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hertLüdde, Berlin



Yuko Mohri artwork (the piano picture) Yuko Mohri, SOLO, 2021, installation view. Courtesy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Taipei.




#11

劳瑞·普罗沃斯特

LAURE PROUVOST

《Re-dit-en-un-in-a-learning》



Laure Prouvost portrait. Photo: Harry Kampianne


劳瑞·普罗沃斯特(生于 1978 年)生活和工作于安特卫普。她标志性的沉浸式混合媒介作品以幽默出格的方式将影像和装置加以结合,指涉了沟通的谬误和在翻译中迷失之物。2011 年,Prouvost 获得 MaxMara 女性艺术奖,2013 年获得特纳奖。Prouvost 代表法国参加 2019 年威尼斯双年展,并入选第 22 届悉尼双年展「NIRIN」( 2020 年)。伴随着这段视频,艺术家邀请观者放慢脚步,深呼吸,回溯我们在疫情中的得失。这段旅程逐渐延伸为艺术家的个人叙事:她考量了复杂的展览制作过程,并通过像素过滤器体验了自己的作品。


Laure Prouvost, Re-dit-en-in-a-learning (still), 2020, HD video, stereo sound, 23 min 21 sec. Edition of 3 + 2 AP. © Laure Prouvost. Courtesy Lisson Gallery.


#12

史莱姆引擎

SLIME ENGINE

《海洋》


史莱姆引擎创立于 2017 年(上海),由李汉威、刘树臻、方阳和善良共同策划,致力于开发前所未有的作品创作形态、展览策划与观展方式。《海洋》是由史莱姆引擎开发的一款第一人称视角美术游戏。这款游戏与 100 多位艺术家合作,在一个数字化的无尽海洋中,玩家可以浏览这些艺术作品。游戏是一个展览中的展览,也是一个数字博物馆的传送门。

Slime Engine, Ocean, 2019, installation. Courtesy the artist.


#13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

WOLFGANG TILLMANS

《新世界》


沃尔夫冈·提尔曼斯是一位居住在柏林的艺术家和摄影师。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他拓宽了使用摄影媒介的传统方式,他的实践持续解答如何在一个图像日益饱和的世界中创造图像的基本问题。提尔曼斯在众多知名国际机构均举办过个展,目前担任伦敦当代艺术学院的董事会主席。《新世界》系列从塔斯马尼亚的地下室车库去到热闹的印度街道,从银色的远东商场到巨大的垃圾堆。「破浪」展示了该系列的 10 张图片,这些图片既是「漂移」的产物,也反映了个人关注,同时也是对一个被越来越高清地体验的世界的反馈。



Wolfgang Tillmans, Iguazu, 2010, unframed inkjet-print, clips. Courtesy Galerie Buchholz Berlin, Cologne and New York.



#14

郑波

ZHENG BO

《野草》


郑波(生于 1974 年)在香港的大屿山生活和工作。他关注万物生机,从边缘人群和边缘植物的视角探查历史、想象未来。他在上海、京都、都灵、台北等地举办过个展,作品亦曾在利物浦双年展、横滨三年展、Manifesta 12、台北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中展出。郑波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指导万物实践社。作品《野草》为 2015 年的夏天,郑波住在上海时,拔了一些野草并绘制了它们的根茎,之后又将野草种回了土中。



Zheng Bo, Grass Roots, 2015 (detail).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Edouard Malingue Gallery, Hong Kong & Shanghai.



ABOUT ArtReview

ArtReview 成立于 1949 年,是世界领先的国际当代艺术杂志之一,致力于扩大当代艺术的受众和影响力。其姐妹刊物 ArtReview Asia 成立于2013年,旨在探索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上的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并关注艺术在亚洲的社会作用。两本杂志同时面向专业人士和普通读者,内容涵括当代艺术批评,对文化事件的评论、报道和分析,以及艺术家委任作品,为多样形态的当代艺术提供最为成熟、深入和亲密的描绘。ArtReview 和 ArtReview Asia 开发的创新产品包括一年一度的 Power 100 榜单,榜单揭示推动当代艺术世界的结构,以及 Future Greats,发掘艺术界即将势不可挡的未来之星。网站 artreview.com 呈现新闻、评论、观点、视频和刊物内容。同时,ArtReview 还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的现场活动,包含讲座、策展和咨询服务。ArtReview 是中国领先的高端国际传播集团——现代传播集团的一部分。



ABOUT K11

K11艺术基金会(KAF)是总部位于香港的非营利组织,由郑志刚成立于2010年,致力于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KAF致力于通过展览、艺术家驻地和教育项目来支持艺术家创作,亦与世界各地的领先文化艺术机构建立伙伴关系,与策展人和其他行业专家合作,创造具有影响力的跨文化交流,并为不断扩大的全球当代艺术讨论作出贡献。多年来,KAF已经与皇家艺术学院、蛇形画廊、蓬皮杜中心、东京宫、莫奈博物馆、萨尔瓦多·达利基金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和MoMA PS1、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英国文化协会和亚洲艺术文献库等艺术文化机构进行过多项合作。


K11艺术美术馆位于上海的中心区域,于2013年开业,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迄今为止,美术馆已举办了60多个不同类型的艺术展览、600余场独立和系列讲座,以及大量艺术家论坛和面向公众的艺术研讨会。K11艺术美术馆与全球领先的艺术博物馆合作,鼓励本土和全球艺术场景之间的跨文化对话,并为所有年龄段的艺术爱好者提供接触当代艺术的机会。K11艺术美术馆是一个鼓励公众自由探索的基地,一个本土文化蓬勃发展的、具有生命力的家园。



相关阅读

第 36轮中英文化连线基金开放申请

艺述推荐|探访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英国馆“私享乐园”

艺述共融|《帕丁顿熊之小熊当家》轻松自在场来啦!

艺述推荐|沉浸式艺术疗愈系统,用艺术疗愈你的情绪

艺述推荐 | 伦敦五大机构邀你#重返博物馆#

万物复苏,是时候温习一下你的莎士比亚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